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龙8国际娱乐平台 何婷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主线:
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我们生产与生活中比如高炉炼铁,光合作用,燃料电池,铁生锈,那么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
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氧化还原反应 |
【问题】
下面这两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呢?
2Na+Cl2 2NaCl
H2+Cl2 2HCl |
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
|
【讲解】
我们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合价前后发生变化,因此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设问】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呢?要想揭示这个问题,需要从微观的原子来分析一下。我们以2Na+Cl2 2NaCl和
H2+Cl2 2HCl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 |
|
【投影】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
【讲解】
观察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钠原子有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当Na和Cl2发生反应时,钠原子把最外层一个电子给了氯原子,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显+1价,而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显-1价,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从而形成了氯化钠。钠原子失去电子,引起钠元素化合价的升高,被氧化,而氯原子得到电子,引起氯元素化合价的降低,被还原。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改变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 |
由于涉及到微观结构,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上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微观模拟演示NaCl和HCl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从而更易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理解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得到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
【投影】跷跷板演示化合价与电子得失关系 |
【讲解】通过跷跷板动画更形象说明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该元素原子失去电子,引起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该元素原子得到电子,引起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
【投影】氯和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
【提问】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反应,就是H2+Cl2 2HCl。对于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想得到1个电子形成最外层2电子稳定结构,对于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也想得到1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由于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取电子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所以双方都未能夺取对方的电子,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这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都达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略强于氢原子,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所以氢显示+1价,氯显示-1价。从氯化氢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改变原因是发生电子偏移。 |
【讲解】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
【小结】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引起化合价变化的原因: 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升失氧,降得还 |
小结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作业】
1、 在初中的时候学过四种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 请大家判断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并用图示把它们表示出来。
|
|